张掖党建

无障碍阅读

调查研究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

“2345”模式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探索实践

发布日期:2021-03-02 15:56来源:作者:张组轩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中共高台县委组织部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使其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对于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台县积极探索加强新时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路径,推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2345”模式,引导流动党员践行新思想、适应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有效激发了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为推动改革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

一、背景起因

高台县现有24个党委,19个党总支,458个党支部,农村党员7009名,其中:流入党员24名,农村外出流动党员1807名,农村外出流动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5.8%

高台县农村流动党员主要呈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流动的数量越来越多。全县流出党员数量从2015年的742名增加到现在的1807名,年递增7.2%。农村流出党员以中青年党员为主,占农村外出流动党员的近一半,且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吸收新知识能力较快,创新创业意识较强。二是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外出党员的流动范围已从县内流动为主转向省内、全国范围内流动,流向省外的达到690人,占农村流动党员的38.2%三是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201912月,对54名返乡农村流动党员进行调查,能落实外出提醒、定期汇报的党员占40%。部分党员外出前不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外出期间也不主动与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或当地党组织进行联系。加之外出党员务工经商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工作单位,无固定居所,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管理出现真空地带四是流动的时间越来越长。外出党员在流动时间上由以前的短期外出向长时间在外务工转变,少数党员甚至连续1-3年在外务工,也不返回党组织,即使节假日回家,也是来去匆匆,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组织的活动。

二、主要做法

高台县以农村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为契机,推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2345”模式,扎实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和体系化,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创新“两类设置”,着力推动流动党员出入有家。按照易于集中、方便灵活、多重有效原则,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做到党员流到哪里、支部就建到哪里。一是建立流出地党组织。一方面县外安在酒泉瓜州、肃州、嘉峪关、张掖甘州等务工经商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依托当地社区、企业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4个,为流动党员党支部划拨活动经费5万元,400余名流动党员在异地有了。另一方面县内聚。成立8个城区流动党员党支部,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1个、服务点8个,确定责任心强、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为支部书记、副书记和联络员,对510名流入城区农村党员实现教育管理全覆盖。同时在各镇、社区成立17个流动党员红色驿站,为外来流动党员提供学习教育、技能培训、就业维权等服务。二是建立网络党支部。全县136个村全部成立网络党支部,网络党支部设立支委会,书记原则上由村两委中熟悉网络的党员担任,委员由流动党员中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党员担任,同时每个支部设立管理员1名,由支委成员兼任。全面推行在网上开展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在网上交纳党费,构建线下+线上一体化、联动式教育管理体系。

(二)抓实“三项教育”,着力推动流动党员教育有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方式、内容,抓实流动党员行前、外出、归乡三项教育,切实推动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一是坚持行前教育。建立流动党员外出报备和行前提醒谈话制度,流动党员外出前,第一时间向党支部报告外出基本情况,党支部采取谈心谈话、上门走访等方式,对流动党员外出期间提出明确要求,督促流动党员按时参加学习教育,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二是抓实外出教育。针对流动党员职业、居住、生活上的差异,建立线上线下双轨课堂,加强流动党员学习教育。采取电话联系教育、寄送学习资料,节假日返乡期送学上门等形式,实现流动党员线下教育全覆盖。开通流动党员手机教育平台,定期短信群发学习资料,打造空中学堂”;村党支部确定专人,利用党支部微信群经常性发布实时党建信息、重要新闻、工作动态、政策措施等内容,打造小微课堂;利用甘肃党建APP、高台党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推送,打造网络讲堂,实现学教无缝隙、党员全参与。三是落实归乡教育。利用流动党员节日假期回家探亲的时机,结合农村党员冬训、农村党员镇党委集中轮训,对返乡流动党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内容,组织在一起开展教育培训,集中充电”“补课。今年以来,全县举办各类流动党员培训班300余期,培养流动党员5400余人次,帮助近500名流动党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其中有180余名流动党员成为技术骨干和业务标兵。

(三)健全“四项机制”,着力推动流动党员管理有序。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精细化管理,切实将流动党员都纳入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一是健全双向协同管理机制。建立以流动党员党支部和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党员所在村管理为辅的双重管理工作模式,党员除服从流动党员党支部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外,须参与所在村村级工作和各项党员活动,接受双重监督和管理。在县级层面,向流动党员集中的酒泉、嘉峪关、甘州等地组织部门通报流动党员情况,商请协助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二是健全城乡结对共管机制。按照“1+1”管理教育模式,8个农村镇党委与城关镇党委所属的8个城市社区党组织结成共管对子,对流入城区农村党员实行两条线管理和双报到服务,即:党员流出镇党委与城镇社区党组织一条线抓教育管理、一条线抓服务保障;党员到流出镇党委和社区党组织进行双报到。将每月6日作为城区流动党员党支部党员固定活动日,农村镇党委依托结对社区党组织阵地设施,每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性实践活动。三是健全帮扶联系机制。支部委员与流动党员采取“1+1”“1+N”的方式结成帮扶对子,常态化开展打一个电话、发一个短信、寄一份资料、写一封信四个一活动,既增强了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又提高了参学率。四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高台县农村流动党员积分制考核办法》,将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履职尽责、遵纪守法、作用发挥等方面的表现用积分量化,为党员亮出成绩单。考评得分在90分以上的认定为优秀党员,70—90分认定为合格党员,60—70分认定为警示党员,60分以下的认定为不合格党员。对年度评定为优秀的流动党员由所在党支部进行表彰,对评定为不合格的流动党员,按规定采取限期整改、劝退、除名等措施进行组织处理。

(四)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推动流动党员积极有为。坚持把日常教育管理与有服务深度融合,通过实施五大工程”,不断激发流动党员作用发挥。一是实施安家工程连续两年开展我为家乡绘蓝图”“流动党员家乡行等活动,制定各种优惠措施,积极创造便利条件,建立流动党员创业平台,引导创业有成的流动党员返乡创业。今年以来,累计回请在外创业有成人员24名,投资创办项目5家,带动就业500多人次,初步形成了能人回乡、企业回迁、资金回流的喜人局面。二是实施储备工程开展智力回流活动,注重把综合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先后有18名返乡党员走上村两委岗位,47名返乡党员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既确保了村干部队伍后继有人,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三是实施先锋工程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经营户等方式,引导24名外来党员带头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充分发挥他们在外来人员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外来人员共同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四是实施培养工程依托城区流动党员党支部和结对社区,实行双向培养”“双向考察”“两地公示制度,全面开展公推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并从中发展党员,累计从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12名,目前高台在外经商人员中上档次”“成气候的大多是党员,把外出优秀人才牢牢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五是实施暖心工程将流动党员纳入元旦、春节、七一及其他重大节日慰问范围,协调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对返乡流动党员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真正做到政治上激励、生活上关怀、生产上帮扶。今年以来,共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4件,走访慰问18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6场次。

三、主要成效

一是从有“家”到恋“家”的转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2345”模式,在优化党组织设置形式、为流动党员安的同时,将日常教育管理与有服务深度融合,增强了党组织吸引力和流动党员归属感,累计将50余名口袋党员”“隐形党员落实到支部、为121名长期在流入地生活、工作党员接转组织关系,过上了正常组织生活。出台一系列针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使流动党员无论参加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还是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都可按需施策,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外出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参与率由2017年的40%提高到85%

二是从“掣肘”到“共进”的转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2345”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破瓶颈、补短板,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理顺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解决了以往因到会率达不到规定比例要求,难以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或无法形成决议的问题。今年以来,有4个因党员到会率低导致多年不能发展党员的村,顺利发展了新党员,摘掉了后进帽子。高台县流动党员瓜州党支部成立的务工者之家,先后为24名外来务工者找到工作,化解矛盾纠纷120余起,催讨拖欠工资120余万元。

三是从“流入”到“融入”的转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2345”模式,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融入两地发展搭建了载体、提供了舞台。城区流动党员党支部结合进城农村党员工作和生活需求,制定了涵盖12项服务清单的爱心服务卡,有针对性的开展党务知识学习、党籍信息管理、组织关系转接、业务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扶持、家属子女就学、健康医疗救助、法律政策咨询等活动,既接受了党性教育,又增强了技能本领,城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更强了,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8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党员平均参学率均在90%以上。

四、启示与思考

高台县通过推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2345”模式,走出了一条加强新时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建组织、强阵地是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根据地,也是流动党员在基层的大家庭。从高台县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正是因为有了党组织这个流动堡垒,才使流动党员在异地有了温暖的家,才使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有了平台,才使流入地与流出地联动发展有了桥梁纽带。同时,流动党员党支部的成立,也解决了高台外出优秀人才入党难的问题。这一经验启示我们,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管理,首先要建好党组织,加强异地流动党组织体系建设,系紧流入地流出地之间互联互通的组织纽带。同时,要不断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探索推行把支部建在网上、把党员连在线上的管理模式,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让更多流动频繁、难以集中的流动党员在网上安家立户

(二)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抓载体、拓平台是手段。有效防止流动党员党性流失、战斗力流失,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目标。由于流动党员结构组成复杂、文化差异巨大,传统单一模式的三会一课教育管理模式难奏实效。高台县推行线上与线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有效规避了地域空间等限制因素,信息传递快捷、党员使用方便,覆盖面广、交互性强。实践表明,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必须根据流动党员群体特点和工作需要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同时要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模式,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拓展学习教育载体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有形有效。

(三)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重制度、抓长远是根本。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要取得实效,必须要靠制度,只有制度才能管长远、管根本。高台县在工作实践中,着眼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逻辑主线,从组织设置、学习教育、精细管理、作用发挥这一主线上做制度文章,既注重制度的逻辑结构,也注重制度能否有效落实,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紧密配合的有机整体,打出了一套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组合拳,实现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效果的最大化。实践证明,要管好管住管活流动党员,单靠某项措施、某个政策是不现实的,也是不长久的,必须要着眼长远、统筹考虑、综合施策、建章立制,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方能实现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

(四)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优服务、促发展是保障。做好包含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在内的基层党建工作,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高台县通过实施五大工程,始终不渝地打好服务牌,既创新载体、搭建平台,使流动党员在服务两地科学发展中彰显先进性;又紧扣党员需求,想方设法帮助党员发展事业,带动高台在外经商人员的发展,增强了党员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实践证明,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党员的主体作用,充分实现和维护好党员的各项权益,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动力。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