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强工业、抓招商、促发展等会议精神,坚持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把组织工作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周密谋划部署,带头推动落实,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快”字当先,凝聚大抓项目的思想共识。牢固树立“抓项目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的责任意识,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做好安排,研究确立“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干部、抓人才、抓考核”的工作思路,推行“党建+项目”工作模式,靠实责任到人,精确任务到点,引导组工干部肩负起“人人都要参与,个个都要出力”的使命担当。28名组工干部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围绕服务项目建设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梳理干部考核评价、基层组织建设、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等问题8个,明确下一步发力方向和用力重点,推动组织工作和项目建设深度融合。坚持把项目建设“主战场”作为思想引领的“主阵地”,将学习贯彻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作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规定动作,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非常之志、谋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用非常之招,迅速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二、坚持“干”字为要,亮出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聚焦服务项目建设选兵点将,大力实施“项目建设能力素质培养计划”,选派193名懂经济、懂项目、懂产业的优秀干部在招商引资前沿和项目建设一线实践磨炼,让干部在实践中蹲苗壮骨、历练成长。牢固树立“经济发展、项目为王”的理念,持续推进涉企涉商涉项目部门领导班子专业化建设,选拔15名重视项目建设、善抓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实绩突出的干部进入班子,开辟招才引智“绿色通道”,引进招录各类人才86名,推动项目建设需求和人才供给精准匹配。严格落实市委“百名干部驻百企”行动要求,深化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选派78名领导干部“点对点”联系104家重点企业,51名年轻干部“一对一”担任国企和“两新”组织专职副书记,创新推行“首席服务官+驻企服务员+专职副书记”团队服务模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保障、人才引进等难题600多件,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经济回稳向上,打造了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靓丽风景线。
三、聚焦“服”字固本,提升大抓项目的行动效力。始终把党建引领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各环节,持续深化融合党建工作,建成清泉镇城郊特色产业、东乐镇寒旱农业等党建共同体10个,孵化寺沟村高原夏菜、四坝村“锦绣田园”等党群共富基地26个,以优势产业布局夯实招商引资基础,引进上海攸幸、甘肃廖大侠等一批省内外知名龙头企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一线、党旗飘在项目一线,党员冲在项目一线,在铅碳蓄电池生产线、马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一线组建“攻坚支部”“行动支部”17个,实行“一支部一清单”工作法,开展党员干部“亮身份、亮承诺”活动,全力攻坚卡点堵点难点问题,推动项目全过程各环节无缝衔接、高效运行。实施“一产业一人才支持计划”,开展优秀人才“回家乡、看变化、助发展”活动,以商招商、以才引才,柔性引进重点产业发展顾问4名、高端人才25名、知名专家(团队)18个,解决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落地了一批“高精尖”优质项目。
四、注重“实”字托底,营造大抓项目的良好氛围。始终把项目建设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试金石”和“主阵地”,坚持考核考项目、督查督项目、评价看项目,科学设置考核体系,以涉企涉商涉审批部门为重点,开展“优化干部作风、大抓项目建设”专项行动,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掌握实情、跟踪问效,精准识别干部,先后对项目建设一线表现突出的54名干部予以提拔或进一步使用,122名干部优先晋升职级,90名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6名不胜任工作的干部及时进行调整,让“敢干、实干、快干、会干”的氛围在全县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坚持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健全完善项目建设容错免责机制,以正、负清单方式,为政商交往提供“明白纸”,形成了组织有为与干部敢为的良性互动,提振了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抢劲头狠抓项目建设。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