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党建

无障碍阅读

组工文萃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组工文萃

“三味真火”烹出“三会一课”好味道

发布日期:2023-04-17 16:20来源:作者:张组轩

“三会一课”作为党的组织生活重要制度,对健全完善党组织生活、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有的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虽然数量够了常态化了,但存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实效性不强、形式主义倾向明显等质量不高的问题。此,基层党组织要坚持问题导向,将“三会一课”作为抓实基层、夯实基础的基础性工作,着力在从严从细抓实上下功夫,规范“三会一课”内容,完善程序步骤,用心理论、创新为民三味火,烹出“原味”“鲜味”和“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烧旺理论之火,让“三会一课”保持“原味”。开展三会一课不在于多么“高大上”,更不追求“轰轰烈烈”,关键要从基础性的理论入手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理论基础,有助于“三会一课”更充实、更有“原味”。知理论、学理论要原汁原味,多学原著、读原文,不依赖于“极简版”“浓缩版”,要通过聆听领袖讲话,看学习读本、思维导图等方式,多载体结合,引导党员了解讲话背景,把握内在逻辑,切实汲取理论精髓,让学习有“原味更有精华。学上级文件要注重原貌、全貌,既不断章取义、又不浮于表面,更不只听他人转述而疏于“自己动手”,多读文件、多学讲话稿,带着思考去学习,搞清楚、弄明白“新提法新在哪里”,真正让理论“武装”党员、提升素养。

烧旺创新之火,让“三会一课”充满“鲜味”。坚持“三会一课”要把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赋予新时代特色,做到引人入胜、激发共鸣。理念要新,注重从供需两端发力,丰富学习教育内容,促进“填鸭式”教育向“多元化”教育转变,避免讲者“口干舌燥”、听者“食之无味”,促使“三会一课”更加贴近党员、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载体要新,注重打造数字化、指尖化学习平台,设计直播式、互动式教育载体,推动“三会一课”传统手段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由固定场所、集中时间、统一内容向随时、随地、自主学习转变。形式要新,打破“个人讲、众人听固有模式提倡“现场体验式”“课题研究式”“开放讨论式”等方式,通过课堂“讲授”与现场“参与”、外部“灌输”与内心“感悟”、“理性”思维与“情感”冲击相结合,让党员在寓情于理、情景交融中纯洁思想、锤炼党性。

烧旺为民之火“三会一课””。“三会一课”是基层党支部发挥政治功能、强化组织力的重要载体,在开展“三会一课”的过程中,既要走下“高台阶”、打破“隐形”,也要“接地气”,走近群众、融入乡土。开会要有人情”,多和为民办实事、纾困解难相结合,多与群众需求、群众关切相对接,引导党员会前做足群众工作,收集好群众意见在会上一针见血地提出破解建议会开到群众心坎、开到问题焦点上,让群众更满意、更舒心。主题党课要“乡情怀”,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多和本地先进事迹相结合,特别要注重发挥榜样力量,上党课不妨邀请优秀离退休书记、党员、乡贤言传身教,学习辈为民奉献的精神,把为民奉献的情怀融入到具体实践中不断应民所需、为民服务。(中共民乐县委组织部 马永山)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