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党建

无障碍阅读

组工文萃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组工文萃

品悟“淄”味背后的留才之道”

发布日期:2023-05-23 14:50来源:作者:张组轩

    近段时间,山东淄博烧烤火爆“出圈”,让淄博这座城市迅速火遍全国。广大人才工作者应从“淄博烧烤”的成功模式中得到启示,从制度、定位、服务、环境入手,找到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有效措施,把“烧烤热度”转化为“留才温度”,将赶“烤”的“流量”变为人才的“留量”,用心用力打造人尽其才、拴心留人的良好生态。

“食客汇集”的余味,制度全“才”能“引凤来栖”。淄博烧烤之所以会“火出圈”,引八方食客来淄,关键在于当烧烤出现火爆苗头时,当地政府部门立即跟进、主动作为,迅速推出一系列“硬核”举措:强化市场监管,新增专线公交,发布烧烤地图,提供青年驿站,强化巡逻防控,开展食品快检,开通烧烤专列……全方位、立体化的保障机制,很大程度上免除了来淄食客们的后顾之忧。人才工作也是如此。“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必须立足于人才发展需要,精准制定人才引进和留用的政策措施,用诚意满满的政策和待遇揽才聚智。注重打破地域、学历、身份等影响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壁垒,建立公正平等的人才考核、选拔、使用规范和“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人才考察、衡量、评价机制,以良性竞争促进人才脱颖而出。

“按需施策”的土味,定位准“才”能“水土相服”。淄博烧烤从一开始就注重贴近年轻人消费需求,定位于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美食品牌,同时不断挖掘产品、消费场景、文化特点,形成了一套市场定位清晰、目标群体明确、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文化体系。人才工作也是如此。“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对西部地区来说,对人才需求的定位要更加清晰和准确,突出以用为本、急需实用、匹配度高的原则,因地制宜、因需引进技能型、适用性人才,避免因“水土不服”造成“引而不用”的问题。引进高精尖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本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让本土人才破“土”飘香。坚持就地取“才”,通过采取定向招生、公费培养以及增加岗位供给等措施,大力培养使用产业所需、行业所求、为我所用的本地专业人才。

“好客山东”的情味,服务好“才”能“尽显其能”。淄博烧烤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当地群众和商贩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好客山东”的美誉,通过主打服务和消费体验,重视游客内心体验,提供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让来淄食客们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温暖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人才工作也是如此。坚持分类施策、精准保障,多一些人情味,将各类人才应该享有的薪酬待遇、学习培训、医疗保健等保障措施落实到位。通过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链式的贴心服务,全力帮助人才解决其家属工作、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社保就医等“后顾之忧”,努力让广大人才顺心工作、安心发展,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双向奔赴”的深味,环境优“才”能“相融共兴”。淄博烧烤不止是在烤食物,更是在考营商环境。淄博坚持“民生就是最大的营商环境”的理念,通过对产品推介、食品流通、餐饮服务、价格监督、社会治安等多个方面提供保障,从“接地气”到“烟火气”,与当地民众产生共鸣,“双向奔赴”让淄博烧烤“圈粉”无数。人才工作也是如此。水深则鱼知聚,林茂则鸟有归。坚持把尊重人才价值放在首位,从心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给予人才充分的自主权,让广大人才唱“主角”,有更多资源、更广空间去创新创造、施展才华,共同创造“以城聚才、以才兴城、才城融合”的发展局面。通过开展典型培树、表彰举荐、事迹宣讲等活动,增强各类人才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真正用敬才爱才用才的暖心环境来感染、感动、感召人才(高台县委组织部 鹏)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