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党建

无障碍阅读

组工文萃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组工文萃

从“扯开嗓门喊人才”领悟求才之道

发布日期:2023-06-15 15:20来源:作者:张组轩

1983年,在正定县担任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得知石家庄一位名叫武宝信的工程师,研制的医用化妆品畅销全国,带着县里的同志到石家庄拜访,因不知住址,向居民打听不得,他只好扯开嗓门喊“武宝信”后来武宝信被习近平等正定县委领导的诚意所感动,爽快答应到正定工作,一年为正定赢来30多万元利润。习近平同志“扯开嗓门喊人才”的故事由此流传至今。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我国古代有文王渭水访贤、周公吐哺礼贤、刘备三顾茅庐求贤的美谈,习近平同志扯开嗓门喊人才”的故事与古代先贤做法一脉相承,无不揭示出得贤者胜的真理。能否让人才源源不断脱颖而出、各展其才、尽得其用,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新时代人才工作者,应深刻领悟“得贤者胜”的真理,秉持求贤若渴之心惜才、打开识才纳贤视野引才、运用栽培贤才的匠心育才、坚持任人唯贤的标准用才,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爱才好士,秉持求贤若渴的人才意识。“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人才难得、耽误不得、轻视不得。人才资源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资源,立国、治政、兴业,都需要人才来奠定基础。作为年轻的人才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总开关,深刻领悟和践行“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的要求,真正将人才工作作为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将习总书记的嘱托和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从思想深处重才爱才惜才,在行动上礼才用才留才,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打好坚实思想基础,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唯才是举,炼就广纳贤才的伯乐慧眼。“终是君子才,还思君子识”,什么是人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国家的发展,不仅要看到“高精尖”,还要看到“忠善勇”,人才的识别需要有全面辩证的人才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人才也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所以当我们发现人才身上的不足之后,应该引导其扬长避短,要知道大醇小疵、瑕不掩瑜,真正打开识人的“慧眼”,挖掘出广阔视野内的所有优秀人才,做到唯才是举。“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在引才聚才的过程中,组织人事部门要善当伯乐,炼就自己的“火眼金睛”,不拘泥于一方水土,不局限于一类人才,不让人才埋没乡野,不让人才怀才不遇。

育才赋能,创造俊彦辈出的崭新局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培养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因材施教,厚植“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的育才情怀,加大力度培贤育才,形成人才济济、人才出众的局面;还要以严谨的态度严格要求人才,“人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正所谓“君材蜀锦三千丈,要在刀尺成衣衾”,我们对于人才的渴求度与咱们对发展的渴求度是成正比的,就像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因此,“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只有经过正确的培育和引导,去除心中杂芜和行为偏差,获得干事创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在成就人才的同时,以人才培育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量才适用,提升选贤任能的本领担当。“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多选一些在重大斗争中经过磨砺的干部”,深刻揭示出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事关党的各项事业稳步发展,选人用人工作不仅要把“德才兼备”的标准贯穿始终,而且要突出实绩能力,把依事择人作为选人用人的基本方向,坚持事业为上、人事相宜,是选好人用好人的根本出发点。“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组织人事部门在发掘人才过程中,要坚持选贤任能、量才适用的原则,不拘一格举荐人才,让各方面人才各尽其能、尽展其长,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好是特凋群木后,护霜凌雪翠逾深”,充分盘活人才资源,把方方面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形成“用一贤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的生动局面。(民乐县委组织部   朱永安)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