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农村“旧貌换新颜”,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蝶变。要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科学方法,就要感悟“千万工程”经验中蕴含的“时时”“事事”“实实”,把“千万工程”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高质量绘就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
贵在“时时”,守初心“不动摇”。“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长久地推行下去,“坚守初心,时时在线”是前提。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引领。“千万工程”变的是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不变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组工干部要以“准”字定位,始终如一站稳人民立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事接着一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干事创业蓝图擘画到底,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贵在“事事”,勤为民“不敷衍”。“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长久地推行下去,“永葆情怀,事事为民”是关键。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跑遍11个地市25个县(市、区),一个村一个村调研,不搞形象工程,只干“民心工程”。“千万工程”变的是乡村治理有效提升,不变的是勤抓民生办实事。组工干部要以“实”字托底,把主题教育与推动为民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有机结合起来,持续做实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民生实事。要实现工作理念由“坐守机关”向“深入基层”的转变,多坐坐老百姓的“热板凳”,多钻钻老百姓的“矛盾窝”,多听听老百姓的“内心话”,多算算老百姓的“生活账”,以勤政为民的政治担当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贵在“实实”,践诺言“不打折”。“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长久地推行下去,“积厚成势,实实成效”是保障。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90%以上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居各省区第一。“千万工程”变的是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不变的是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千万工程”的实施,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组工干部要以“效”字为本,按照中央和省、市、县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的统一安排部署,大力精文简会,压减材料报表,持续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做到既为工作减负、又为实干赋能。要实现工作理念由“按部就班”向“高质高效”的转变,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抓住群众的期盼倾力而为,抓住问题的重点久久为功,抓住发展的潮流趁势而上,以时不我待的历史担当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山丹县委组织部 范星照耀)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