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干部追求政治上的进步、职务上的升迁,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现实中,有的干部错误地认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就意味着加快提拔,盯着年龄优势“只唯上不唯实”,“等着天上掉馅饼”;还有的热衷于搞“自我设计”,盘算过细,斤斤计较,挑肥拣瘦,一时不提拔就对组织心存不满;更有甚者,一门心思琢磨拉关系、跑门路、打招呼,不认组织认靠山、不谢党恩谢私恩,企图通过“捷径”实现升迁梦,最终踏上了不归路。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催人警醒。
荀子曰:“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干部之所以会陷入“利己主义”的泥淖,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动摇,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同程度出现错位和偏差,没有从思想深处搞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同时,这里面还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组织培养和个人努力”的问题。自以为表面功夫、投机取巧能够骗过组织,以致沉迷于精心设计;反之,相信党管干部、组织选人决不会亏待老实人,才会踏实干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青年要立志干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每名党员干部都必须以感恩之心对待组织、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平常之心对待职务,宠辱不惊地面对个人进退得失,满腔热忱地干好党组织交给的事、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事、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促发展的事,靠实干开拓进取,凭业绩追求进步。
阻断这种现象的蔓延,需要各级组织部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始终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考核导向,健全完善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把那些“眯着眼睛看”“扯着嗓子喊”的干部识别出来、调整出去,大力选拔使用“狮子型”“老黄牛型”的干部,真正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强化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坚决把那些露出“马脚”的“利己主义者”挡在门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干部都是“有组织的人”,服从组织、社会、国家的需要,既是党性要求,也是价值体现。“千锤百炼的钢最硬,风吹雨打的松最挺。”成为一个好干部需要全方位锻炼、多岗位历练,而组织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只有把自己交给工作,把进步交给组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才能成长为忠诚于党、对国家有用的人。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少一些自行其是的“自我设计”、自以为是的“自我良好”,多一些实干苦干的“自我磨砺”、省身慎独的“自我敲打”,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成长的标尺与刻度,这样定能扬弃“小我”,成就“大我”,迎来更为开阔的人生。(高台县委组织部 许生东)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