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自1988年提出至今已有35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任职时对改进干部作风提出的工作要求,目的就是让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工作资料,详细了解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认真对待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这种工作方法深受基层群众喜爱。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任务都与基层群众息息相关,我们更应该牢牢把握“四下基层”工作法的精髓,经常性到基层一线倾听群众急难愁盼诉求、找准工作推动落实中的症结难点,让工作成效体现在基层群众的嘴里、心里。
“四下基层”提纲挈领、环环相扣,既谋一时、谋一域,也谋一世、谋全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宁德时的“政治密码”。我们要认真学习蕴含其中的执政理念、工作方法,深刻领会更深层次的内在逻辑、思路脉络,掌握与基层群众唠家常、解纷争的践行路径,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解决基层群众的愁心事。就好比习近平总书记当初在宁德工作时将信访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一样,亲自研究制定领导干部下基层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在霞浦县一天受理了86件信访事项,当场解决12件,剩余的让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并将每月20号定为联系群众的“公仆日”,用于解决信访事项,老百姓则把这一天称作“连心日”,真正做到了把基层群众的声音作为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应当用好“四下基层”这一工作法宝,在服务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戮力同心、奋楫笃行。要抓住主题教育契机,坚持开门搞宣传,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用“百姓话”让党的方针政策“春风化雨”深入人心,切实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激发全社会团结一致、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搞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助推形成较为成熟的调研成果,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落地为具体措施。要结合开展主题教育,主动认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事项,做细做实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反映问题,切实做到变群众“上访”为干部集中“下访”。要牢记职责使命,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把办公桌“搬”到问题现场,与基层群众同坐在一条板凳上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确保问题在现场发现、难题在现场解决、成效在现场体现。
35年来,“四下基层”在宁德传承不断,并扎根八闽、推向全国,历史证明了这种工作方法不仅在当时行,现在也行,甚至将来仍然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致胜法宝,我们应该学会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法,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张育俊)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