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党建

无障碍阅读

组工文萃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组工文萃

以“民为先”涵养民生情怀

发布日期:2024-06-03 15:00来源:作者:张组轩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人民”二字,力重千钧。党员干部应在深入学习和实践中探寻“何以为民”,不断厚植为民情怀、永葆为民初心、激荡为民力量,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人民福祉为念,从在井冈山市神山村和乡亲们一起打糍粑、吃米果,共商脱贫攻坚之策;到应群众之邀,亲至赤峰市小庙子村调研“党组织+合作社+党员+农户”新模式;再到为延安市南沟村指明发展新方向,让“金苹果”产业链串起万千小农户……习近平总书记访民意、察民情、念民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中充满为民真情,脚下方能充盈力量。党员干部要摆正与群众的关系,明确“我是谁”“为了谁”,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涵养为民解忧的情怀,把群众的揪心事当成头等大事,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盯进度,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

从小从细入手,群众的幸福感才会水到渠成。心中有民才能听得到群众的呼声,看得到群众的忧愁。如果只走官腔道、不走民心路,纸上谈“情”、嘴上冲锋,少了温度多了隔离,服务群众就会变味走样。对于老百姓而言,日常生活的幸福感就是由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的。比如提升公厕环境、疏通小区污水管道、安装路灯、填补路坑等等,这些事情看似都很小,但办好了就能让居民心里暖起来,切实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小事不“小办”,才能让“幸福感”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要坚守人民立场,涵养“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为民情怀,保持“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责任感、紧迫感,在基层摸爬滚打,身上留些“烟火气”、脚底沾些“泥土香”、话里带些“家常味”,真心实意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办实,以自己的“泥土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信任指数”,不断提升“群众课题”的“温度”和“厚度”。

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关键在于抓落实。近年来,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例屡见不鲜,其中“踢皮球”“打太极”“推绕拖”“管卡压”等现象饱受诟病,这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严重削弱了群众的获得感,我们应坚决摒弃这种不良风气。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党员干部应以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戴上“望远镜”看民需,把好“显微镜”找问题,把群众的揪心事当作头等大事,加大落实力度,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难题,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高台县委组织部  武翠)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