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很多直接面向基层,中央一号文件着重要求为基层减负赋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基层工作者的爱护。基层减负不仅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要找准“切入点”,做足减量、减痕、减压“三减”文章,只有让基层干部 “轻装上阵”,才能更好地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农村改革发展中树立干事创业新风气,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真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动真格“减量”,让基层工作增动能。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基层干部往往身兼数职,经常忙于应付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参会陪会等工作,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要想让基层干部从重复、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就要从源头上“关闸分流”,上级部门单位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同级部门信息利用率,避免多头下达任务、重复检查督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要大力整治“文山会海”顽疾,严格控制“层层开会”“层层发文”“层层报资料”,推动精文简会“精”在实处、“简”到点上,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让党的政策在“最后一公里”稳扎稳打。
下功夫“减痕”,让基层工作增实效。“留痕”对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工作落实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要注重把握“度”。当前,在基层工作中“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现象比较普遍,凡事都要求留痕,看似忙忙碌碌,实则身陷囹圄,对推进事业发展的实事、群众反映迫切的难事缺少应有的关注。解决过度留痕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从实事着手,少做表面文章,自上而下纠正“留痕”思维,多用“跑现场”代替“查材料”、“看实绩”代替“听汇报”,让干部找准服务基层的着力点和侧重点。要引导基层干部戒虚务实,主动到乡村振兴、服务群众、项目建设、富民增收等“主战场”中大展身手、实现抱负,营造实干争先、竞相出彩的良好氛围。
出实招“减压”,让基层工作增活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权力小、人手少、责任大、任务重,在工作落实中往往会被动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一些任务落实由“层层传导压力”异化为“层层加码”,导致基层负担过重,现有资源能力与目标任务不匹配,造成基层“小马拉大车”的困境。根治基层压力过重的问题,要从优化权责职能入手,进一步规范责任清单,划定责任边界,建立分工合理、权责一致的基层治理体系,避免有关部门层层加码将工作职责压到基层。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基层工作力量,规范借调干部,让基层干部回归本职,实现责任分工与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释放基层治理活力。(肃南县委组织部 赵振龙)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