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仅为乡村全面振兴勾勒出清晰的行动蓝图,更是着重强调了基层减负的重要意义。过去五年间,“减负” 始终是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基层工作的关键要点之一。而今年,首次将 “为基层减负” 相关内容单独列为一项,予以着重阐述。整治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这不仅关乎民生福祉,更是检验党的作风的重要标尺。为基层减负,既是一场攻坚之战,也是一场持久之战,必须精准找到关键着力点,实施精准策略,进行靶向治疗,切实减轻基层的工作负担,让基层能够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工作落实之中。
细厘边界、精准赋权,权责明晰到底。基层,作为改革发展的最前沿阵地,承受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重压力。基层负担过重,问题虽显现在基层,但其根源却在上层,症结在于职责划分不清、工作边界不明。部分上级部门动辄推行属地管理,随意将责任下沉,甚至层层加码,泛化问责机制。表面上看似是 “高度负责”,实则是缺乏担当、懒政怠政的表现。要为基层减负,就必须明确权责关系,进一步厘清各级职责边界,建立健全权责清单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全面梳理基层权力事项清单,精准画出 “边界线”,明确 “责任田”,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解压,让他们得以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干事创业。
健全机制、优化考核,落实推进到底。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有章可循,才能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基层干部堪称 “多面手”,肩负着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以及落实各项工作的重任。然而,种类繁杂的检查和纷繁复杂的表格,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必须持续精简各类督查检查、考核审核工作,切实优化考核方式,构建以实绩为导向的科学考核体系。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将符合基层实际的成熟做法与有效措施固定下来,常态化监测基层迎检、材料报送以及各类工作群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解决,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考核与迎检中解脱出来,能够放手干事创业,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增添动力、减轻负担,作风改进到底。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只有让基层干部甩掉包袱、解除束缚,他们才能放开手脚、大展宏图。所以,基层减负要与关爱赋能紧密结合,既要做好松绑减负的减法,也要做好正向激励的加法。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加大奖励力度,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切实落实好 “三个区分开来”,准确认定无心之过与有意为之、履责过失与失责失职、轻微影响与严重危害、主动纠错与放任无视等情形。同时,健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肃南县委组织部 郝进鹏)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