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虽小,折射作风大节;宴席虽微,攸关廉洁本色。一杯酒的取舍,映照的是对纪律的敬畏、对初心的坚守。从“无酒不办事”的畸形规则,到“矿泉水瓶装茅台”的隐形变异,再到违规吃喝致人死亡的惨痛教训,其背后折射的思想松动、权力异化寻租、监督网存在盲区等问题,危害深重、影响恶劣。集中整治违规吃喝、整饬酒桌内外歪风邪气的行动,如劲风败草,赢得民心。党员干部务必要拉起“三重警讯”,莫让“酒渍”浸染初心。
“酒瘾”是思想堤坝的溃堤蚁穴,必须深植根基筑牢防线。“无酒不欢”的积习,麻痹党员干部的政治神经,侵蚀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酒杯中的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如同软性腐蚀,让干部在麻痹中放松警惕,易被围猎者精准捕获,最终从破纪滑向破法。每一次放纵的举杯,都可能是在为思想的堤坝掘开蚁穴,戒除“酒瘾”才能筑牢思想堤坝。必须强化思想教育固本,将违规饮酒案例纳入警示教育必修课,用血泪教训揭示酒杯中的腐败链,破除人情难却的侥幸心理,让纪律意识熔铸为价值认同。要用好红色教育资源,以革命先烈“粗茶淡饭干革命”的风骨涤荡“酒桌文化”,以文化浸润培育不愿为的自觉,让杯中清风常驻。推广“清茶议事”新型公务礼仪,引导干部形成以茶会友、清谈议事的行为自觉,构筑抵制不良酒风、守护清廉本色的防线,从源头上堵塞思想堤坝的蚁穴。
“酒杯”是权力边界的放大镜,必须严加约束划清界限。“酒瓶看水平、酒量看胆量”的畸形文化曾一度扭曲价值标尺。推杯换盏间,公权私用界限模糊,本应服务人民的权力,在觥筹交错中异化为个人交易、利益勾兑的工具,党员干部的为民初心悄然蒙尘。小小酒杯,竟能放大权力寻租的巨大能量,严管“酒杯”才能防范微权异化。必须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明确公务活动全面禁酒或严格限酒的具体情形、场所与惩戒标准,建立负面清单,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压缩权力寻租空间。要规范运行流程,针对基层权力运行特点,优化办事程序,推行权力清单和流程图解,压缩自由裁量空间,推动阳光政务全覆盖,使权力在规范透明的轨道上运行,难以在酒桌上被私相授受。
“酒桌”是监督网络的隐蔽撕裂点,必须织密体系消除盲区。酒局的私密性天然成为规避监督的“暗室”。当权力从敞亮的办公室滑向隐蔽的宴席包间,纪律的刚性在人情和面子的软性围攻下层层消解。从公款吃喝致人死亡到培训酗酒酿祸,悲剧的根源在于监督未能渗透这层私密面纱,导致权力在暗处悄然脱缰,穿透“酒桌”才能消除监督盲区。必须延伸监督触角,综合运用专项检查、交叉互查、明察暗访、大数据筛查等手段,紧盯一桌餐、内部食堂、私人会所、高档小区等隐蔽场所违规吃喝问题,破除包间壁垒和圈子文化。要畅通监督渠道,完善“信、访、网、电、微”立体化举报平台,落实举报奖励和保护制度,鼓励群众和媒体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社交圈、生活圈进行有效监督,对因监督缺位、失察失管导致酒桌腐败问题的,严肃追责问责,让违规酒局无处遁形。(肃南县委组织部 马雯雯)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