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从思想上、行动上、制度上“紧”起来,推动过“紧日子”成为习惯。
思想上要“紧”起来。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一些党员干部认为过“紧日子”是短缺经济时代、特殊困难时期的代名词,这是片面的认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从战争年代“红米饭、南瓜汤”的乐观豁达,建设时期“勒紧裤腰带搞生产”的自力更生,到如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踏石留印,勤俭节约始终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重要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条例》精神。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政策措施、决定重大事项要力戒大手大脚、寅吃卯粮,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抓改革、促发展、干实事上,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地见效。
行动上要“紧”起来。俗话说,“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过“紧日子”不是简单的做减法,而是一道加减乘除的综合题。习惯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腾出更多财政资源,支持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从俭朴生活、节约水电、低碳出行、文明用餐等每一件具体小事做起,让过“紧日子”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当前开展的农村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应带头抵制高额彩礼、摈弃大操大办、反对陈规陋习,严格执行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示范引导广大群众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
制度上要“紧”起来。从纪委监委公开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看,仍有一些党员干部觉得公家的钱好花,顶风违纪挥霍公帑。这其中有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有的则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贪图个人享受,无论出于怎样的动因,也和过“紧日子”的要求背道而驰。整治形式主义,既能为基层减负,也能减少资金浪费。过“紧日子”应持续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完善落实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管理,明确会议差旅、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方面的使用范围、标准流程,实行多层级审核把关,对大额资金支出进行集体决策,杜绝违规操作与权力寻租。强化社会监督,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确保每笔资金流向、每项政策落实都经得起检验。(高台县委组织部 贺建财)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