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七一”前夕,中央政治局以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再次向全党全社会释放出,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鲜明信号。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清醒,发扬钉钉子精神,才能以优良党风政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作风建设行稳致远。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言行举止具有极强的风向标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以“治人者必先自治”的高度自觉,率先垂范。一方面要“修己身”,带头清正廉洁,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另一方面要“树新风”,带头向顽瘴痼疾开刀,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中的歪风”“节日里的不正之风”,以“身正”带动“形正”,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引领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作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一抓就好、一放就松”“换件马甲又冒头”等。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如“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等问题的土壤尚在,不仅隐蔽性强,反弹回潮风险更大。纠治这些顽疾,绝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必须以“钉钉子”的韧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层层压紧责任链条,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一方面要建立精准分析研判机制,靶向整治群众最反感、表现最突出的作风问题;另一方面要织密群众监督举报网络,让隐形变异的“四风”无所遁形。唯有如此,才能持久拧紧作风建设的发条,让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真正落地生根、见实见效。
作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体悟、自觉践行这一核心要求,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将作风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转化为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实际效能。要主动走出“案头”、走进“田头”,弘扬务实作风,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在为民排忧解难的火热实践中锤炼过硬作风。要习惯“过紧日子”,带头厉行节约,以党员干部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要建立健全“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调查研究”等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深入群众察实情、汇民智、解民忧,多办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实事。切实以扎实的作风成效赢得民心、汇聚民力,将亿万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高台县委组织部 罗茸)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