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党建

无障碍阅读

组工文萃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组工文萃

以防汛“考场”炼干部“真金”

发布日期:2025-08-04 09:00来源:作者:张组轩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指出,要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防汛一线,犹如一场特殊的“大考”,不仅检验着干部的能力,更考验着他们的担当与情怀,为选拔任用干部提供了真实且关键的参照。

立起“政治标尺”,考出忠诚本色。疾风骤雨骤至,当汛情警报划破长空,一场无声的“政治体检”也随之拉开帷幕。《通知》强调要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这不仅是组织工作的精准施策,更是一把高悬的“政治标尺”,用以丈量党员干部的信仰纯度与忠诚高度。忠诚,不是会议室里的口号,不是述职报告中的修辞,而是危难时刻“我先上”的果敢,是“人在堤在”的铮铮誓言。在滔滔洪流面前,一名干部能否把人民利益置于首位,能否在组织召唤时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正是其党性成色最真实的映照。从抗洪大堤上的“党员突击队”,到救灾一线的“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不仅是冲在前、干在先的“先锋队”,更是凝聚人心、稳定大局的“定海神针”。考察识别干部就是要在风雨中“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效”,把政治标准挺在前面,让那些在大是大非前立场坚定、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干部脱颖而出,真正实现“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的正向激励。

聚焦“能力考卷”,验出实干本领。防汛救灾,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灾情博弈的实战大考,也是一张检验干部综合素质的“能力考卷”。预案是否科学?调度是否高效?应急处置是否果断?群众安置是否周全?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唯有在实战中见真章。《通知》强调将急难险重任务表现作为评价依据,正是要打破“唯资历”“唯学历”的窠臼,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有的干部平日口若悬河,遇事却手足无措;有的干部默默无闻,关键时刻却能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一线考察,就是要让实干者“出圈”,让庸碌者“现形”。无论是精准研判水情、科学调配资源,还是组织群众转移、保障生命通道,每一项决策、每一次行动,都是能力的“试金石”。组织部门要善于从细节中洞察全局,从应对中评估水平,真正把那些懂应急、善指挥、能攻坚的干部识别出来、使用起来。唯有如此,才能打造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过硬队伍。

审视“作风答卷”,辨出担当作为。作风是干部精神面貌的“晴雨表”,更是群众心中最直观的“打分卡”。在防汛抢险的“作风考场”上,容不得半点虚功与懈怠。有人身先士卒、泥浆满身,连续奋战数十小时,有人却坐镇“后方”、遥控指挥,甚至擅离职守——这不仅是工作态度的差异,更是责任担当的缺失。《通知》强调在一线考察干部,就是要让“躺平式”干部无处遁形,让“突击式”作秀原形毕露。真正的担当,是“跟我上”的号令,是彻夜巡堤的脚步,是把救生衣让给群众的抉择。考察识别干部既看干部“干了什么”,也看“怎么干的”,既听汇报,也访群众,从受灾群众的口碑中、从抢险队员的评价里,精准画像。对临阵退缩、失职渎职者,要严肃问责,对冲锋在前、表现突出者,大胆提拔。唯有以严实作风考出真担当,才能激励广大干部在风雨中砥砺初心,在危难中书写忠诚,让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临泽县委组织部 王自龙)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