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通报党员干部违纪违规典型案例,其中大多数问题发生在“八小时外”,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为所有党员干部敲响了“八小时外”不可松懈的纪律警钟。生活细节见作风,私人空间显党性,对党员干部而言,“八小时外”绝非脱离组织监督的“自由天地”,更不是放松自我要求的“真空地带”,而是检验能否坚守原则、永葆政治本色的关键“考场”。
拧紧思想发条不松动。思想乃行动的先导,“八小时外”的行为失范,常常源于思想深处的“缺钙”。部分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下班后的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吃吃喝喝、娱乐消遣属于“小事一桩”,却未意识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顿看似平常的饭局,可能隐藏着利益输送的陷阱;一场所谓的“朋友聚会”,或许是别有用心者精心设下的围猎圈套。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清晰界定“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让“纪律规矩”内化为镌刻在骨子里的自觉,从思想根源上彻底摒弃“小节无害”的麻痹观念、“下不为例”的侥幸心理。
严守行为边界不逾矩。党员干部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其行为绝非仅仅代表个人,更紧密关联着党的光辉形象。“八小时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倘若在私人生活中贪图享乐、追求奢靡,即便在“八小时内”表现得再出色,也会严重损害群众对党的信任;若利用“八小时外”的时间编织“裙带关系”、大搞“人情往来”,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更是严重触碰了纪律红线与法律底线。党员干部要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将纪律规矩全方位融入“八小时外”的每一分每一秒,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
勤修家风内功不松懈。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家风更是作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八小时外”的家庭生活,恰是检验家风优劣的“试金石”。众多腐败案例警示我们,许多党员干部的堕落蜕变,往往始于“家庭防线”的轰然崩塌。有的对配偶收受贿赂的行为默许纵容,有的放任子女利用自身职权谋取私利,最终不仅自身深陷囹圄,更将整个家庭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党员干部要将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教育引导家人明辨事理、严守规矩,让家庭成为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温馨“港湾”,而非沦为权力寻租的隐秘“通道”。(高台县委组织部 候光亮)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