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好”与“说得好”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必备能力,如同鸟之双翼,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只干不说,工作成效容易被弱化,政策初衷很难被理解,难免陷入“干了不少、认同不多”的尴尬境地;而只说不干则会沦为空谈,失信于民,最终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唯有兼顾“手上本领”与“嘴上功夫”,才能在言行一致中践行初心使命。
“干得好”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是一切政绩的底色。从脱贫攻坚中扎根山乡的“扶贫带头人”,到抗疫一线冲锋在前的“逆行者”,实干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还是树立形象、赢得口碑的基石。然而,党员干部如果只是埋头苦干,不会表达、不善表达,就可能让群众对政策背景、工作目标产生误解,甚至滋生隔阂与质疑。特别是在信息传播日益多元、社会关切持续上升的当下,及时准确地传递党的声音、阐释政策举措、回应群众期待,已成为履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党员干部不仅要会干、能干,还要善讲、会传,把政策讲清楚,把成效说明白,把群众关切回应到位,让实绩在阳光下呈现,让群众在知情中认同、在理解中共建。
“说得好”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利器,是凝聚共识的“粘合剂”。说得好”绝非巧言令色,而是在政策宣传中,用“家常话”拆解“硬条文”,让惠民举措从“纸上”走进群众“心里”;在矛盾化解时,用“贴心话”抚平“心头结”,在倾听与沟通中赢得信任、化解纷争;在动员群众时,以“鼓劲话”激发“内生力”,把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群众自觉行动。反观现实,有的党员干部宣讲政策照本宣科,把帮富带富讲成晦涩的理论条文,让村民听得云里雾里;有的党员干部化解矛盾言辞生硬,一句“政策就是这样”堵死沟通渠道,激化矛盾。更有甚者,只会“纸上谈兵”,承诺的民生实事迟迟不落地,成为为群众口中“只说不干的假把式”。因此,“说得好”必须以“干得好”为前提和支撑,是实干成果的自然延伸与升华。然后还要“说得亲、说得准、说得清、说得实”,在讲清政策逻辑的同时传递责任担当,让政策真正入脑入心、理解认同。
“干得好”与“说得好”相互辩证统一。“干得好”是“里子”,没有务实的行动,再动听的表达也是空谈;“说得好”是“面子”,没有有效的沟通,再显著的实绩也难获认同,二者如同车之两轮,唯有同频共振,才能行稳致远。新时代党员干部既要当好政策落地的“施工员”,也要当好答疑解惑的“宣传员”,以“干得好”立身,以“说得好”聚力,在“干得好”与“说得好”的良性互动中架起党群“连心桥”,让政策更有温度、执行更有力度、群众更有满意度。(高台县委组织部 罗茸)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