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在工作中求实效?就要从“减掉漂浮”“减掉水分”“减掉束缚”做起,将工作落在“实”“质”“效”上,推动基层减负持续见效。
减掉漂浮,在“实干”上聚力。基层干部觉得负担过重,很多时候是疲于应付,被大量缺乏实际效用的“虚务”所拖累。文山会海、层层报表、重复检查、过度留痕……这些工作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挤占了他们真正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群众的时间和空间。破除这一困局,关键在于突出“结果导向”,防止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作为上级,切实减少过程干预,给下级更多创造性落实空间和自主权,允许下级从实际出发推进工作;作为下级,切实把精力用在干实事、出成效上,交卷、汇报既要说怎么干的,更要说达到什么效果。杜绝以所谓“新词”装点门面、用“新瓶装旧酒”等文字游戏,谨防把大量精力用在现场摆布、照片拍摄及夸大宣传等表面功夫上。
减掉水分,在“实绩”上聚焦。“痕迹管理”本意是规范工作、留存依据,但在实践中却常常异化变形,演变成过度强调留痕的负担,导致基层深陷“留痕泥沼”,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整理台账、编写报告、制作展板,甚至个别地方“留痕”做得越来越“漂亮”,用于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时间精力却越来越少,“实绩”反而被淹没在厚厚的材料堆里。根治此类怪象,就需要从病灶根源上对症施治,通过减少考核材料的比重,简化程序流程,挤干“痕迹管理”的“水分”,让基层干部从材料的泥沼中挣脱出来,把功夫下在平时、用在实处。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质增效,运用AI快速完成以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数据整理、报表填报、信息核对等工作,同时警惕将“AI使用率”等作为考核任务滋生出新的形式主义。
减掉束缚,在“实效”上聚能。基层工作常常面临“小马拉大车”的窘境,根源之一在于权责边界不清、资源保障不足,基层承担了大量责任,却缺乏与之匹配的资源调配权、执法权、话语权,严重制约了基层治理效能。破除“小马拉大车”问题,对于明显超出基层职责范围、专业能力或资源条件的任务,就要该清理的坚决清理,该调整的及时调整,该上收的果断上收,坚决杜绝以“属地管理”为名搞责任“甩锅”,以签订“责任状”的形式下达指标,变相给基层转嫁责任。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的原则,科学厘清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工作职责,明确基层履职事项清单,为基层“壮马赋能”提供人财物等保障,改变“事下人不下、责下权不下”的不对等关系。(高台县委组织部 闫雪红)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