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浪潮奔涌向前,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变”是时代常态,“能”是履职关键。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识变”是把握方向的前提,“应变”是化解危机的关键,“求变”是开创未来的动力,三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唯有将这三种能力熔铸于履职实践,才能在变局中开新局、于挑战中育新机,在时代浪潮中扛起使命、交出满意答卷。
以“识变”之明察势辨向,破惯性思维之困。“识变”的核心在于“明辨”,既要看清变化的表象,更要洞察变化的本质;既要把握宏观趋势,更要关注微观细节。若对时代趋势视而不见、对群众需求听而不闻,就容易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潭,让工作偏离实际、错失机遇。党员干部锤炼“识变”能力,既要“抬头看路”明方向,紧跟中央政策导向,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十五五”规划纲要等顶层设计中把握国家发展战略,看清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前沿动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又要“俯身问需”知实情,扎根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院落,从群众的“急难愁盼”里发现民生痛点,从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中捕捉转型机遇。更要主动跳出“舒适区”,破除“老办法管用就不改”的惯性思维,学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知识,既不被“新事物”吓退,也不被“老经验”困住,真正以“识变”的清醒,在纷繁变化中找准定位、谋定方向。
以“应变”之策破局解难,除束手无策之患。“应变”的关键在于“务实”,面对突发情况不慌不忙,处置复杂问题有理有据,既要“稳得住”,更要“解得了”。面对自然灾害、经济波动、矛盾纠纷等突发情况,慌乱无措、应对失当只会放大问题,沉着施策、精准发力才能化危为机。党员干部提升“应变”能力,要在“平时”下足功夫,建立健全风险隐患清单,对安全生产、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潜在问题提前排查、制定预案,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要在“战时”磨砺本领,面对突发状况时,既要有“当机立断”的魄力,快速启动应急响应、调配资源,又要有“统筹兼顾”的智慧,避免“顾此失彼”;更要在“事后”总结提升,对每次应对过程复盘分析,梳理有效做法、补齐薄弱环节,把“应急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让“应变”的能力在实践中越练越硬,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以“求变”之勇创新赋能,去墨守成规之弊。“求变”的精髓在于“突破”,不被传统思维束缚,不被既有模式限制,敢于尝试新路径、探索新方法,以“敢闯敢试”的劲头推动事业发展。若固守“按部就班不会错”的保守心态,满足于“过得去就行”的工作标准,就难以在高质量发展中打开新局。党员干部践行“求变”要求,要破除“躺平”思想,摒弃保守心态,面对发展难题时多问“能不能优化”“能不能创新”,以“小创新”破解“大难题”;要善于应用“先立后破”的科学方法,坚持“试点先行”,总结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推广,不搞“一刀切”的冒进变革,避免“盲目求变”带来的风险;要保持“开放学习”的姿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但不照搬照抄,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本土化创新”,让“求变”既符合宏观导向,又贴合基层实际,真正以“敢闯敢试”的劲头,为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开拓新空间。
时代呼唤担当,能力支撑使命。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识变”明方向、以“应变”解难题、以“求变”开新局,把三种能力融入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攻坚,在百年变局中站稳脚跟,在改革创新中勇立潮头,以过硬本领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奋进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临泽县委组织部 王自龙)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