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当前,县区在人才引进和培育上仍面临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不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引进难留下难等问题。面对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唯有摒弃“大水漫灌”的粗放思维,推行“精准滴灌”的科学方法,才能真正激活人才“一池春水”,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立足产业需求,精准锁定培育对象。县区应紧密结合本地产业发展规划,梳理出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的人才需求清单,摸清“需求侧”,避免脱离实际盲目培养。比如,针对新兴的智能制造产业,明确需要既懂机械设计又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于现代农业,精准定位懂生物技术且熟悉农业生产的综合型人才。通过深入调研,确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具体需求,为精准培育提供清晰的方向。同时,建立人才需求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产业发展新变化、新趋势,及时更新人才需求目录,确保人才培育始终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真正实现“为用而育”。
整合资源平台,精准匹配培育路径。县区资源有限,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避免“撒胡椒面”。要根据识别结果和需求清单,为不同人才量身定制培养方案,精准匹配培养路径与资源供给。对青年科技人才,可设立专项资助计划,提供稳定经费支持和容错空间;对高技能工匠,应强化校企合作,推动“订单式”培养;对复合型管理人才,则需搭建跨领域交流平台,拓展其战略视野。同时,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线上学习平台,汇聚优质课程资源,为人才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确保“育得准、育得好”。
优化服务生态,精准营造留才环境。培育人才不易,留住人才更难。人才培育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才在本地扎根,为地方发展持续贡献力量。为此,县区需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生态。一方面,要在政策层面给予倾斜,提供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的贴心服务,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要主动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座谈、观摩、技能比武等活动,促进经验共享、抱团发展,让人才在县域有舞台、有归属、有未来。(甘州区委组织部 贺海兵)
版权所有: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陇ICP备10000391号-5